作者:法規信息與基金監督科 更新時間:2023-06-26 15:19:26 來源:安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點擊量:32
今年以來,安康市人社部門圍繞營商環境“突破年”,強化勞動力市場監管,優化公共就業服務,創新人才培養,持續在服務上做“加法”、在監管和審批上做“減法”,推動營商環境提質增效,構建幸福安康的勞動力市場環境。
一是支持產業發展做“加法”、行政審批做“減法”。
依托全市71家創業孵化基地、返鄉創業示范園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,通過落實場地費、減免水電費、場地租賃費等方式促進中小企業做大做強。建立各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用工信息歸集、反饋、發布機制,制定重點產業鏈企業用工訴求任務清單,落實專人負責,實施限時辦結,持續做好本地企業用工服務保障。全市開展各類招聘活動242場次,專場招聘提供崗位21.6萬個,達成就業意向4.2萬人次。累計收集發布市域外就業崗位19萬余個,組織開通“點對點”專列、專車32趟次,有組織輸轉2054人,全市轉移農村勞動力63.6萬人。同時,結合人社部門權責清單動態調整工作,將5項行政許可事項全部移交行政審批局進行“一門式”“承諾制”辦理,取消2項行政審批事項,廢止3項行政處罰,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行政處罰事項清單,對“人才中介服務機構超出許可業務范圍接受代理業務的”等9項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,激發市場活力。在市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了人社綜合窗口,派駐一名工作人員進駐大廳專門負責一窗式受理業務,通過內部流轉實現只進一個門辦完所有事的目標,2022年全年共受理3463件,全部辦結。2023年截至目前共受理1319件,其中即辦件共1042件,辦結1037件,辦結率為99.52%。
二是創新人才做“加法”,審批服務做“減法”。
成功舉辦第五屆“中國創翼”創業創新大賽暨第三屆陜西“絲路創星”創業創新大賽安康市選拔賽,全市共計111個創意、創業項目報名參賽,最終16個項目獲獎,兌現獎勵資金10.6萬元。大力發展“歸雁經濟”,建立“歸雁經濟”招商引才調度機制,舉辦2023年“歸雁經濟”助力高質量發展大會,表彰返鄉創業優秀企業20家、返鄉就業示范標兵12人,全市累計45名返鄉創業企業家被市政府授予“返鄉創業優秀企業家”,12名返鄉就業人員被市政府授予“返鄉就業標兵”。全市12個縣(市區)已累計舉辦各類“歸雁經濟”招商、引才等系列活動20場次,落地簽約項目121個,吸引投資195.66億元。舉辦“安康市第六屆烹飪技能大賽”。同時,對全市事業單位、民營企業、非公經濟組織中級以上人才參加職稱評審采取線上申報、線上審核、線上評審,讓專業技術人員“零跑腿”。組織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6706人次,開展技能型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715人次,取證510人。
三是強化用工保障做“加法”,優化流程做“減法”。
開展新社區工廠專題調研,建立新社區工廠日調度機制,千方百計擴大本地就業容量,創造更多“家門口”就業崗位,為群眾提供多樣化就業選擇。截至目前,已歸集發布市域內就業崗位2.6萬余個,全市建成新社區工廠1012家,吸納就業3.26萬人。提高用工服務、監察監管信息化,推廣“陜西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臺”,將全市198個在建工程項目全部納入陜西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測預警平臺。啟用“陜西省勞動保障智慧監察管理信息系統”,對全市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案件錄入該系統,案件上線率達84.68%。同時,優化創業擔保貸款辦理流程,實行創業擔保貸款“網上申報”,“線上審批”,壓縮經辦環節,加快推送效率,提升貸款的受理、調查、評審、推送工作效率,實現了“一次辦”。今年以來,新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35筆,發放金額2.78億元,直接扶持251人創業,帶動就業2011人。為助推經濟發展,打好援企穩崗組合拳,推行“免申即享”模式,對符合享受條件的企業和服務對象實施政策快辦行動,通過“政策找企”方式精準落實各項社會保險惠企利民政策,全市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1026萬元,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78萬元,降低企業失業工傷保險費831萬元,惠及企業1606家,讓利市場主體。同時,加大政策宣傳推介,開通“安康創業就業”抖音、利用“人社微信公眾號”、人社政務微博等新媒體宣傳好就業創業、人事人才等政策。
市人社局在推進營商環境“突破年”行動中,不斷補短板、強弱項,推廣“互聯網+人社”應用,全力推進“數字人社”建設,提升“人社服務快辦行動”。讓“一件事一次辦”更科學、“助老辦”更貼心、“一卡通”廣覆蓋。創新“不見面”經辦服務模式,用好“實名制”動態就業服務系統應用,不斷總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“互聯網+仲裁”經驗,發揚“勞動仲裁全國人社優質服務窗口”榮譽和先進做法、落實根治欠薪工作各項制度,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先進典型經驗的學習借鑒機制,以復制推廣引領營商環境突破創新。